娱乐天地间的可信度

吴越:给30年演戏生涯一份意义非... 业界话低空经济未来:突破技术难... 文化中国行 | AI诗画二十四节气... 网传李现和瞿友宁二搭《你那儿几... 未授权演出又现,琼瑶方面再度发...
栏目分类

热点资讯
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娱乐天地间的可信度 > 新闻动态 > 当"零添加"沦为文字游戏:千禾味业的智商税陷阱

当"零添加"沦为文字游戏:千禾味业的智商税陷阱

发布日期:2025-04-15 16:40    点击次数:185

家人们,今天咱们来扒一扒调味品行业的魔幻现实——千禾味业这波"千禾0"商标操作,简直是把消费者当傻子耍!酱油瓶上印个硕大的"0",转头说这是商标不是承诺,这和卖"康帅傅"方便面、注册"雷碧"商标有什么区别?

这事儿最荒诞的点在于,企业一边吃着"零添加"概念的红利,一边用商标法给自己砌防火墙。消费者在货架前看到"千禾0",99%的人都会默认这是"零添加"的承诺,结果企业轻飘飘一句"这是商标不是产品特性",直接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。这就像有人在餐厅门口挂"绝不使用地沟油"的招牌,等你吃完拉肚子,老板却说那五个字是他家狗的名字!

更讽刺的是,整个行业正在上演"零添加"军备竞赛。某品牌刚推出"八零"酱油(零添加八种成分),隔天就有对手祭出"十二零"大招。可至今国家连"零添加"的标准定义都没出台,这些数字游戏本质上都是精准收割健康焦虑的镰刀。千禾们钻的不是法律空子,而是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任缺口。

看看隔壁日本酱油行业的操作就知道差距——龟甲万敢把284种化学添加剂清单印在瓶身,还敢开放工厂直播酿造过程。而我们的企业还在玩"零添加"的文字迷宫,把消费者逼成化学专家:得搞懂苯甲酸钠、焦糖色素、三氯蔗糖的区别,还得修炼火眼金睛识别商标陷阱。

展开剩余32%

奉劝千禾们一句:海天当年踩过的雷,别以为换套说辞就能躲过去。消费者或许记不住复杂的食品添加剂,但永远记得住被愚弄的愤怒。当"科技与狠活"的段子变成行业潜规则,当商标法沦为虚假宣传的护身符,最终反噬的不仅是企业股价,更是整个中餐调味品的信用体系。

下次逛超市,建议直接翻到配料表倒数第三行——那里往往藏着"本产品不含添加剂"的但书条款,字小得要用放大镜看。这年头,买瓶酱油都得修完法律+化学双学位,咱们消费者也太难了!

你让消费者吃亏,投资者就会用脚投票,千禾味业股价五连跌或许只是开始。

我是帮主郑重,一位做了20年财经记者专注于中长线的投资者,点关注,投资不迷路。

发布于:山东省

上一篇:没有了

下一篇:没有了

Powered by 娱乐天地间的可信度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